当今世界,大学的教育和科研能否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已成为各国高校生存、发展的关键。为此,来自海内外的200多位大学校长、专家学者日前聚集北京,就“面向21世纪,改革大学体制”这一热门话题,各抒己见。
中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在谈到中国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方向时说:“今后,中国教育部和有关中央部委将只管理少数高等学校,在3年内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另外,以往高等学校设置和招生计划都是中央政府统一控制的,今后,经国务院授权,将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高等专科教育的权责交给省级政府。上述改革举措,在国外一般称为高等教育管理的“地方化”或“分权化”。中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各类高校办出特色,增强高校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的活力。
中国还将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今后,要加快民办教育的立法,凡是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均可大胆试验。国家还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优惠政策(如土地优惠使用、免征配套费等),这预示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改革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头戏之一。他说,政府主要的思路是进一步增大财政教育拨款,同时多渠道地筹措教育经费。今后,在国家财政继续对普通高等教育承担部分经费的同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要适当增加学费在成本中的比例,以往中国高等教育的学费一般占培养成本的1/4或1/3,其余由国家财政支持和学校自筹。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各地将因地制宜地调整收费标准和方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中国目前开展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主要着眼于考试科目和方式的改变,也涉及增加每年的考试次数,积极探索一年二次考试的方案,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加强命题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的科学性,以及加强网上招生录取的工作。但因为资源和需求的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所以高考中的激烈竞争以及大学前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问题很难彻底解决。为此,应该通过对教育的整体改革调整中国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与会专家认为:高校入学问题绝非单纯的考试问题,而是与整个教育系统的不断完善息息相关。解决好高校入学问题,不仅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国家的决策机构能有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的规划。
与会外国代表对中国今年高校的扩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一决策是“明智的和及时的”、“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但他们认为扩招在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往往带来诸如教育质量下降、高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毕业生失业率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他们认为:这些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大发展时都遇到过这些问题。中国应和别的国家多多交流,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同时争取世界银行在发展教育方面的更多的支持。
这次研讨会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蒙特克利尔大学(美)、科庭大学(澳)、卢顿大学(英)主办,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三井广告委员会赞助的。